生命是一次美好的旅程,或為人師,或為人母,不同的角色,同樣的責任心,她們為自己負責,為學生負責,為孩子負責,堅持不懈的步伐,如同一棵不會停止生長的樹,每時每刻都張開雙臂,迎接每一段旅程,每種角色帶來的感悟,不斷地擁抱自己的成長!

襄陽市三十八中幸福校園讀書體會系列報道:

曾艷玲:改變孩子思維方式從家長做起
表揚孩子的智力會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影響他們的表現。
贊美孩子的智力或才能能給他們激勵。但當他們遇到困難,他們的自信便不復存在。如果成功只是意味著他們很聰明,那么失敗便表明他們很愚笨。這就是僵固式思維模式的弊病。
最好教會孩子學會熱愛挑戰,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享受努力的過程,并不斷學習。
不但表揚孩子要十分注意,談論其他孩子時也要非常注意,包括對著名人物的評價。一句“他一生下來就是個笨蛋”或者“愛迪生是個天才”會摧毀孩子和學生對承諾和努力的認識。
表揚孩子“做得快”或“全對了”會影響他的認知,使他認為只有速度快或者全部正確才是好的,進而回避更具挑戰性、可能無法迅速完成、全部正確的任務。
當孩子失敗時,要給他誠實而有建設意義的反饋。伊麗莎白很喜歡體操,并努力訓練,在一次比賽中她全力發揮,變現優異,但沒能贏得獎勵。父母應該說什么呢?
1、告訴伊麗莎白你認為她是最棒的。
這是一種虛假安慰,無法讓她從失敗中恢復或提高。
2、告訴她有些獎勵非她莫屬。
她會認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把自身實力不足的缺點轉嫁到裁判評分不公上,進而學會委過于人。
3、安慰她體操實際沒那么重要。
實際上是在教她貶低那些自己不能很快做好的事情,會讓她永遠回避自己不能立即擅長的事情。
4、告訴她說她有這個實力,并且下次一定能贏。這是最危險的信息,能力并非想有就有,不努力永遠贏不了。
5、跟她說她本來就贏不了。這是實情,但是過于直白,無助于她提高。更好的說法:“我明白你的感受,你的期望很高,也確實發揮出了自己的最好表現,但沒能贏,這很讓人沮喪,不過你要知道,你的努力還不夠。很多女孩子練習體操時間比你長,訓練也比你刻苦。如果你真的希望獲勝,就要更加努力爭取”。告訴孩子如果只是為了樂趣,不必在意名次;如果想贏得比賽,就要更加努力。當孩子表現不好讓父母失望時,避免對他的智商或性格做出評判,學會建設性批評。表達自己的不滿,指出他的不足之處,給出建設性意見。 僵固式思維模式的孩子認為父母時刻在評判自己。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便會從父母的反應中知道,自己犯了錯誤會受到評判和懲罰,或者是接到建議并學到道理。對于孩子,不要妄加評判,教學指導才是正確的途徑。 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給孩子傳遞了錯誤的信息。父母對孩子傳遞的信息不僅是我時刻都在衡量評價你,更準確的說是我在盯著你,只有你成功了——依照我的條件標準,我才愛你。當父母為孩子設立了一個僵固思維的理想目標(比如考入哈佛),他們其實是在逼迫孩子把自己裝進聰明有才的模子,否則他們就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孩子的個性無法得到施展,結果使孩子變得叛逆和不求上進。
優秀的教師相信智力和學習方法都是可以培養的,不會通過降低標準的方式來增強學生自尊。他們會設置高標準并提供幫助使學生完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