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中大新聞 >> 【修身?學員動態】打破固定思維《看見成長的自己》
【修身?學員動態】打破固定思維《看見成長的自己》
分享嘉賓:
TA110學員趙穎
分享書籍:
《看見成長的自己》
我最早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是去年,TA108的小伙伴她們在讀的時候送我了一本,那時我連二十頁也沒讀到,因為太生澀了。今年參加領導力課程,因為每周要寫讀書筆記,所以認真地讀完。發現過頭來看這是一本以后一定會重新閱讀多遍的書,也一定會是對我人生道路上起著改變作用的一本書。這本書所講的內容在我之前的知識領域是空白的,我學習到了什么是僵固式模式和成長式思維模式。僵固式思維認為人的性格品質是無法改變的,善于否定自己,沒有冒險精神,不會積極主動去爭取,鄙夷努力,害怕失敗,喜歡為失敗找各種借口。他們更看重天賦,希望用天賦去戰勝別人,他們追求的成功是跟別人對比。而成長性思維的人能認清自己自身優勢和弱點,坦然接受目前的能力水平,勇于迎接挑戰,他們認為通過創造和努力會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他們對于成功的思維是跟自己對比,用最好的狀態全力以赴的付出就是成功。
書中又用了很多章節,比如體育界有成長性思維模式的人如何成為體育巨星;商業屆企業領導擁有成長性思維帶領團隊取得巨大成就;在戀愛關系中用成長性思維模式相處如何獲得夫妻恩愛家庭和睦;親子關系中父母如何用成長式思維模式引導孩子身心健康,快樂成長。
那怎么才能將我們的思維模式改變為成長式思維模式呢?第一步:如果一件事情沒有成功,而不是只停留在反省自己的階段,而是要進一步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在考慮一下怎么才能達成這個目標,在目前沒有成功的狀態下收集到哪些有用的信息。第二步:制定具有成長式思維模式的計劃,要把計劃具體化,包括實施計劃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步驟,要細化容易落地。第三步:最重要的是要采取行動,越感覺糟糕越要去做,而且要做的出色,將制定的方案實施到底。讀完這本書后我發現我就是典型僵固式思維的人,認為自己各方面資質平庸,再努力也白搭。害怕挑戰,承受不了失敗的結果,怕被別人看不起。失敗后對自己的各種否定和沮喪。現在我知道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用處,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要從失敗中尋找原因,找到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做一個更好的自己。各位同學都知道我是因為孩子教育的問題走進中大的課堂,在這件事上反映出我就是各徹頭徹尾的僵固式思維家長,每天就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這一件事情,總喜歡拿孩子跟別的孩子去比,看不到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進步。孩子所有的努力都會在某次考試排名不理想的情況下化為烏有。這本書給我指明了改變的方向,要善于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不吝嗇表揚,給孩子極大的包容和愛,讓孩子有嘗試、犯錯和迎接挑戰的信心。這兩天我在群里公開了我不想參加這次讀書會的想法,覺得之前已經分享過了,并沒有新的感受要分享,認為現在做這個事情就是為了分享而分享,是在浪費時間。非要讓我參加,我也能對付,但是這是抱著受害的心理來做這件事情,那又有什么意義,我能得到什么提升呢?后來,跟李檠總教練聊這個事的時候她給了我一些啟發,生活中有許多自己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其實面對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也可以帶著探索和學習的心態去做。想明白這點的時候我是喜悅的,因為這就是從僵固式思維模式在向成長式思維模式轉變。其實當我準備認真讀這本書的時候,我被這個書的封面設計所吸引,一只鴕鳥高高的昂著脖子沖破云層,目光堅定地注視這周圍的一切。我突然想到了人們常說的鴕鳥心態,鴕鳥在被逼的走投無路時,就會把頭埋進沙子里,這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這不就是書中所說的僵固式思維模式嗎!
.jpg)
希望大家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歷經教練型領導力的訓練,能調整自己的心態,用成長性思維模式來和周圍相處,就像封面上那只昂起頭迎接挑戰的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