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技術,助我騰飛的翅膀
——訪冠珠陶瓷襄樊營銷中心總經理劉運河
于 文
在襄樊,提起企業教練技術,有人感到神秘,有人給予熱情的贊揚……聽人說冠珠陶瓷湖北襄樊營銷中心總經理劉運河是個活學活用企業教練技術,打造企業卓越團隊的人,筆者便慕名前往采訪。
坐落在襄樊市華中光彩大市場75棟21—24號的冠珠陶瓷襄樊營銷中心上下兩層,約600平方米。由于事前約好,已有思想準備的劉總經理待筆者落座后,便興奮地向筆者談起了他在學習企業教練技術之前和之后的經營管理故事。
昨天,苦苦打拼,艱難成長
劉總說,在沒有學習企業教練技術之前,自己是個很強勢的人,對員工的信任度比較差。說到此,劉總邊說邊站起身,指著辦公室的一面墻壁對筆者描述著說:以前我用人,就好比蓋房子時砌一堵墻,我先讓員工自己砌,等墻砌到三分之一高時,我就開始插手,并根據我的主觀判斷,指揮員工按我的要求如何如何砌;等墻砌到三分之二高時我就讓員工靠邊站了,余下的三分之一就由我自己來干。為什么這樣做呢?因為我認為員工沒有做好這最后三分之一關鍵工作的能力。
這種不信任,不放權的管理方式,不僅不能培養出員工的能力,也不能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久而久之,員工的自信心全沒了,大量的日常工作通通壓在我的身上。那時,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溝通、回應、嘉許,也不會換位思考。在公司,什么事都是我說了算,作出的決定,員工執行就行了。即使有員工有不同意見,他們斗膽向我陳述時,我也常常是不等員工把話說完就打斷他說,我知道了,就按我說的辦吧。有時公司開個會,有的員工在發言時組織不好語言,我就覺得他啰嗦,也會武斷地打斷其發言,毫不留情面地說,說不清楚就不用說了……
談到這些過去時,這位叱咤襄樊建材行業,身為襄樊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副會長的劉總,像個大姑娘家竟然有些不自在,臉上泛起了紅暈。他不好意思的接著說,由于我在管理方面的簡單粗暴,導致員工只會簡單做事,從來不會也沒有想過要主動創新,也不知道應該對公司負什么責任,有什么個人的發展規劃。當然,我也從沒要求他們這樣做,我腦子里想的是:公司是我的,你們是打工的,各人干各人的事,各司其職嘛!這些年來公司雖然在成長,但那主要是靠我東奔西走,不分白天黑夜干出來的。至于員工的培養,公司的近期目標,愿景規劃以及如何去實現等問題我卻是盲然的。每當我身心疲憊時,也曾經不止一次地這樣想過,干嗎要這樣累呀!我何不把公司的存貨清理出手,再把欠的貨款收回來,買幾套房子出租,我也能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呀!
一天,困惑中的劉總接待了他的一位朋友,這位朋友向他介紹了世界上最新的管理技術——企業教練技術,好學的劉總感到很新鮮,于是在2007年4月,經朋友介紹,劉運河帶著將信將疑的心態走進了企業教練技術的課堂。
劉總說,在企業教練技術學習的初期,我沒有什么感覺,認為很浮淺,自以為對我這樣的成功人士來說,那只是小兒科。學習時不是與人竊竊私語,就是打瞌睡。但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尤其是在體驗式活動的啟示下,我開始有感覺了。我是個悟性很強的人,回到公司后便嘗試著用心去感受員工,真誠地聆聽并和他們交心。開始員工不相信我的轉變,在背后議論說,老板去學企業教練技術,被洗了腦,變得怪模怪樣的了。但是通過我多次與他們進行真誠的溝通后,員工感覺我真的變了,漸漸地也愿意與我交流了,也慢慢地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我了。員工之間也拉近了一些距離,團隊也開始有了一些凝聚力。
今天,教練技術,助我發展
談到此,劉總的情緒開始高漲起來。他說,為了打造公司卓越團隊,我又及時讓公司的四位主管去學習企業教練技術,讓他們成為我在公司推行企業教練技術的幫手。此后,我也在公司開檢視會,會上,公司員工在我們的帶動下,開始有了回應,并逐漸地將這種回應引向深入,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工作檢視會就好像是一場批斗會,要是在以前,員工們這樣坦誠、面對面的進行尖銳的批評恐怕許多人是受不了的,但由于大家有了好的心態,有了聆聽、發問、區分和回應的能力,因此,受到“批斗”的人不但不惱火,反而還從內心里感謝其他員工對自己的支持。
僅僅一個月后,我的員工和我一樣變了,變得有上進心了,公司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于是我因勢利導,對員工開始實行目標定向。首先在華中光彩中心店提出了新的經營目標:在每月原銷售額(2007年5月之前的平均銷售額)的基礎上,每月增長20%。
能行嗎?筆者問。
劉總笑著回答說,當初我的員工也這么問過我,但是一個月下來,我們的目標達到了!有了初戰告捷的信心,我又提出8月份在現有基礎上再增長20%的新要求,員工們在半信半疑中開始了新的征戰,一個月后,我們的目標再次變為現實。9月份,當我再下達新的目標任務時再也沒有人懷疑自己了,他們積極地行動起來,特別是公司工程部的員工,大家紛紛制定個人奮斗目標,以自己獨立拿到定單為榮。這時的我也已經完全改變了不放權,不信任的傳統觀念,一堵墻再也不分什么三分之一了,放手讓他們去干,我不再插手,結果襄樊眾多有影響的工程項目,被我的員工一個又一個地拿了回來。隨著公司銷售額的成倍增長,員工的收入也大幅度地得到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也越來越高;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性令我也難以置信。
筆者在向劉總表示祝賀的同時,又問:參加企業教練技術學習,除了打造公司卓越團隊的收獲之外,還有些什么收獲呢?
興奮中的劉總一臉的笑容,他說,在企業教練技術學習班里我又交了許多新朋友呀……
新朋友買了你多少產品呢?筆者也按捺不住情緒,打斷了劉總的話。
買我的產品?我的收獲可比新朋友買我的產品大著哩!劉總說完,對我一笑,說:我的學友楊萬進是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交流中我得知他有個記工作日志的好習慣,那就是每天把在工作中發生的事都記錄下來,已整理出十二本。得知這一信息,我抽空專門開車趕往湖北化纖廠取經,把他那十二本工作日志全借了回來學習,收獲可真不小哩!還有個叫肖瑞峰的學友,很是樂于助人,他經常在外面聽專家學者講課,并做好錄音,回來后將這些報告會的內容刻成光盤送給我們學習。不久前,他又聽了一場有關專家宣講落實新勞動合同法的講座,及時刻成光盤送給我們,并調侃說,好好學習,守法經營,可別違法亂紀喲!
談到此,劉總還告訴筆者這樣一個故事,他生意場上的一位朋友,曾在杭州參加了企業教練技術學習,以前他很少關心自己的妻子,學了企業教練技術后,他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轉變,對妻子主動地關心起來,不料他的殷勤反而引起了妻子的懷疑,以為他在外面有外遇了,這位朋友也不解釋,繼續努力,終于讓妻子感受到了他真誠。
筆者接著問起劉總今后的打算。對此話題,劉總的一番陳述又讓筆者受益匪淺。
劉總說,企業教練技術的確是個好東西,但也要活學活用,如果應用不當,也會適得其反。我們讓員工學習企業教練技術是要讓他們知道什么是責任、什么是自信、什么是關愛。作為企業老總,不應該是高高在上、成天對員工發號施令,讓員工成為機械地完成工作任務的工具;而是要讓員工懂得企業是他們施展才華,是支持和幫助他們實現個人遠大理想的舞臺。下一步,我將在公司實行股份制,鼓勵員工參股入股,讓公司由我個人的家,真正變成大家的家。
采訪結束了,筆者已被自己所采訪的人物所感動,也感謝劉總給筆者上了一堂企業教練技術課。
采訪后記:劉運河出生在襄樊牛首鎮一個書香之家。小學時代,他就是個娃娃頭,號令群小。高中時應征入伍,在總參通信團當兵時,奪得過全軍征文比賽三等獎,是當時通信團唯一獲獎者。
1986年,他轉業到襄樊市樊西物資公司,1989年借調到樊西稅務分局當了一名汽車司機;1994年下海從事建材、潔具等生意。目前,他在襄樊市區擁有華中光彩、長虹、領秀中原三個經營店以及丹江、老河口、宜城、谷城、棗陽、保康、神龍架林區等多家連鎖店。
劉運河不僅是一位善于學習的成功商人,而且還是一位負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公民。1998年發生大洪災時,他主動向災區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資助過南漳縣雙坪小學,谷城莰河中學等數名貧困學生;參與了建材行業商會組織的向襄樊四中、五中,襄陽區一中等省市重點高中的捐資助學活動。
此外,他還是位教子有方的好父親。他有別于許多成功商人對孩子的溺愛,培養孩子從小就懂得不勞不獲的道理。他身體力行,讓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每天打掃并收拾鞋柜,獲取一元錢的報酬。在生意場上,劉運河守時守信,作風嚴謹;什么時候給你送貨,什么時候該給你付款,他總是嚴格按雙方的約定執行;因此,在業內他很是受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