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
027-87538409
售后熱線:
0710-3212007
《人本教練模式》的第一章對教練的目的、方向進行了總括。
“對事不對人”是我們在處理問題時常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常用來證明自己公正的一句話。但它只是在技術層面解決問題,忽略了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人。而在教練技術中,“對人不對事”,以人為目標,強調只有把“人”的問題解決了,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事”。
人有內外兩面,有頂、右、左三端,即“WHY”(因何)、“HOW”(為何)“WHAT”(用何)。教練就是幫助支持被教練者自己找到自己的這兩面三端。當被教練者找到這兩面三端,他對自己的目標方向、行動計劃就有了清晰地認識,從而能夠獲得再次啟航的力量。
在這三端中,最本源的動機和原因在于人的WHY,也即因,是教練有存在必要的根源。WHY是每個人的生命的牽引力,是決定人生去向的路標,它同時也是人的生命賴以存在的基石,承載著人的“道”和“術”。 在人本教練模式中將其歸結為人們的生命計劃,生命計劃包括愿景、價值、目標和成果四個方面。生命計劃幫助被教練者清晰人生的方向和目標,省缺生活中不必要的工作,有效地運用各種資源,檢視階段性的成果。愿景是有愿望的景象,是一幅心靈地圖,最終指引著人們的腳步。愿景越清晰的人,力量就越大。“所謂價值,也就是你所挑選的意義。”薩特對價值的描述我覺得最直接最明白。教練關心的是人們的心態和行為究竟是受什么樣的價值觀驅使,價值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道路和未來的。目標是將愿景變成現實的階段性方向,是人們決定下一步去向的行動依據。當目標是人們真正想要做到的目標時,他才會有最大的動力去排除各種障礙。教練只有將目標與愿景和價值進行連接,才能夠做到真正厘清目標。成果提供一個檢視目標的尺度,也反映行為的有效性。在目標和成果之間,有一個重要的環節:行動,行動是把目標變為成果的唯一途徑。我常常只是關于知道了,而沒有關注到做到,中間缺少行動計劃。
教練的過程是洞察心態、探究原因的過程。教練幫助被教練者自己去看到他的這個“本”,也就是他存在的原因和目的,繼而生出他的“道”,然后他所作所為的方式和方向正確無偏。“領導力”即是教練的“道”。在調適性領導中,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幫助人們面對各種價值歧義所引起的沖突,了解采取各種解決方案必須付出的代價,學習調整并修正信仰、行為和價值觀,然后針對外在環境的變化,擬訂行動計劃,逐步付諸實施。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既要有給方法的能力,也要具備調適型領導的能力,這兩者都很重要。調適性領導力調適的主要是信念和心態,只有當所有人愿意轉變面對改變的信念,調整應對變化的心態,調適性領導力才可能發揮作用。一個團隊從“要我做”到“我要做”必須是領導者和團隊成員都有信念和心態上的轉變,內心愿意,積極主動,“我要做”才能夠成為現實。
領導力是一種能力,人們通過發揮這種能力,與其他人一起實現更高的目標。這種能力隱藏在每個人的身上,有的人將其喚醒并充分發揮,在生活在中不斷領跑,有的人則沒有意識到這頭睡獅,個人能力和取得的成果大受限制。教練就是教練一種領導力,幫助被教練者不斷喚醒睡獅,從而令到被教練者發揮領導力來激發更多的人一起行動。
通過這一章節的論述,我對于教練的方向更為清晰了,特別是愿景和價值。我常常給方法,講道理,這終究解決不了動力的問題。只有挖掘出他自己的愿景和做這件事的價值,才會讓他有動力去進行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在教練過程中我常常會鉆進事里,不能站高一線,對對方不是挑戰的挖掘他的價值,而是放棄、選擇的狀態。這讓我對自己的模式有了更深的認識。(項靜)
襄陽樹人圖書發行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項靜
襄陽樹人圖書發行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出版發行教輔圖書的文化企業。 樹人公司一直致力于宣傳推廣襄陽的教研成果和教育理念,成功開發了《狀元橋》、《中考復習指南》、《清風廉韻》等叢書,得到越來越多的師生認可。
網站版權:武漢中大方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鄂ICP備20110623號
地址: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巨龍大道186號海迪夢孵化園A601 郵編:430023 電話:027-87538409 傳真:027-8558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