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
027-87538409
售后熱線:
0710-3212007
襄陽正大副總經理 王璟
第四章 大未來:未來的世界及應有的態度
這一章的閱讀,引發了更多內心的感悟。讀罷,心中升騰起一股對世界、對人類、對環境和身邊人的一種責任感,我了解了這些,不僅僅是個人心智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要影響更多的人去成長,才能一起創建我們共同理想中的主流文化,在和合的文化中,實現三大需求的平衡與滿足,感受到自己境界的提升和心量的擴大,喜悅并堅定。
一、未來的世界文化
1、文化的定論。
雖然競爭中,總是獸性戰勝物性,物性戰勝人性,人性戰勝天性。但是人的天性存在,終將收復人性,人性收復物性,物性收復獸性。看到這個定論,心中充滿了欣慰與希望,曾幾何時,現實世界中的種種泯滅人性和喪盡天良的言行和強盜理論,以及各種丑陋的行徑,讓我厭惡和失望,但現在我終于理解了自己的痛苦,原來是來自于對違反自然文化規律現實的對抗。以后這些現象還會出現或上演,但我不再痛苦和悲傷,應該以感恩之心去影響和弘揚主流文化,用積極的正能量去發揮自己可以貢獻的力量,不做旁觀者和評論者,做推動者和付出者。
2、自在與共贏。
三種需求,從個體上講它依然須將三者和合、統一,一個人的內在如果矛盾,就會心神不寧;內在和合,與和合的文化氛圍一起,才能化為真正的自在。原來自在不是一個人自己可以解決的,它還需要與環境結合來體現,所以環境是我、我是環境。環境非與他人相關,恰恰與自己密切相關,看似為環境和他人,實則為自己,此刻對共贏又有了新的認識。
3、文化的規律來來的啟示:
過度的、極度的、偏執的東西最終不能給人帶來長久的快樂,因為它是違背規律的,結果是消滅或失去。就像美好的情感應該是淡淡的、非占有的、全然地付出,而飛蛾撲火般看似轟轟烈烈的情感將很快幻滅或逝去。凡事講求一個度、適宜和節制,才是最長久的做法。
4、適者生存。
在企業中,做得最長久的不是那些能力最強或者智商最高的,恰恰是最具適應性和包容性的人。這方面我自己頗有心得,在公司整整干了17年,在別人看來簡直是無法想象的,而我心中明了的是:適應性非常之重要,這也是一種競爭的能力,我堅定并內心強大于此。
5、人類的大結局。
看了這節之后,有種非常舒暢的感覺,找到了一種潛藏在意識之中說不出來的共鳴,再次感動于作者的智慧和高度,他將因此解脫多少為現狀而痛苦無力的先知先覺之人的靈魂啊!
二、人們應有的態度。
1、關于胸懷。
世界文化的整合需要胸懷,組織如此、人也如此。真正的領袖是擁有博大胸懷和利他志向的人,偉人且不說,身邊榜樣和實例也是如此,胸懷寬廣之人身邊總是圍繞著眾多的認同者和仰慕者,僅靠物質和權勢服眾的領導,生命力都不會太長久,或者他們的內心都是不滿足和失落的。
2、人人都做好事。
這個短文故事,讓我對全年的工作重點有了新的啟發,那就是引領公司員工公益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這是一定要做的重要計劃之一,我決定把它納入日程,心中也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和思路。
3、站高一線,尋求共贏。
世界文化的引領和創造,是全世界領袖元首們應該共同意識和聯手推動的一件事,世界是大同的、永續的,但需要強有力的引領,否則會走許多彎路,不但影響發展的速度,也同時讓民眾生存的更加痛苦。由此我想到了工作中,不能僅僅站在自己崗位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是要站在公司的高度去探討、聯合所有相關資源共同推進,這樣既高效同時又輕松,那些萬事不求人、自己苦撐的人,結局是吃力不討好的,結果也不盡理想。
4、管理中的包容與尊重。
作為領導者,不要太拒泥于某些個性、微觀、方式習慣上的差異和不同,而是要把握組織文化的方向,關注并引領組織的需求,允許各種個性和特質的存在,在大方向和目標上匯通一致即可,這需要包容、接納的胸懷,任何唯我獨尊的領導一定會被組織所排斥。所以,包容與尊重的文化在企業管理中是領導者所必須遵循的,在這方面一定是順者昌、逆者亡。
人類永續與和平,不僅僅是大國元首們的事,也是我等平民義不容辭的事,在自我發展、走向自在人生之旅的過程中,我要為此做出自己的貢獻,那就是:把本書推薦給更多有影響力的人,更多愿意成長進步之人,以及那些持有偏離文化規律之人讓他們迷途知返,找到心靈家園。(2013.1.7)
《我們的命運——以往6000年與未來120年的世界形勢及其為什么》
內容簡介
本書講的是規律,絕對不是講規則,不是講競爭的規則,生活的規則,禮儀的規則。它是講天意和人性。即講的是天然的規律和自然的規律,它不是說某人、某地,而是講某一個族群,某一個文明,是人類。目的是講人類的基本的走向,以及這種走向所產生的基本規律。本書講的是一些必然的事件,而不是一些偶然的事情;是講發展的一些規律,競爭的一些規律,社會的規律;是講一定會發生的,只要給它時間遲早一定會出來,并長期在下去的東西。不是講點子,也不講策略,也不講戰略,只講規律,講大事。不用心謀劃,只是用心性表達。本書講的是人類歷史的發展,而不是講某地、某家、某人的發展。它講的是一個人類光明的前程,講的是我們整個人類可持續存在的、發展的、幸福的問題。所以它不可能用純粹物質的方法去講。那樣來講文化,文化就不見了。本書講的是人們內心的去向,是精神的去向,心里的去向,而不是講外在的發展。即使我們講一些社會、經濟、軍事、藝術的變化和發展,但這些都是為我們講內心認同的觀念、精神、方式服務的,一定是講在這樣一種文化下,經濟、社會、軍事和藝術的變化。
本書的目的是給我們一個基本的方向,給出一個大的歷史的方向,它可能達到未來數十年,上百年。
網站版權:武漢中大方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鄂ICP備20110623號
地址: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巨龍大道186號海迪夢孵化園A601 郵編:430023 電話:027-87538409 傳真:027-8558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