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熱線:
027-87538409
售后熱線:
0710-3212007
大漢光武市場部經理陳會發
楚天快報訊 21世紀的企業競爭,不再是人才個體之間的競爭,而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團隊”競爭。如何打造卓越團隊,大漢光武的做法是:全面引進企業教練技術,在公司上下營造“教練”氛圍。
我原在金犁策劃工作,2009年已學完企業教練技術全套課程,正在攻讀華科大EMBA。 2010年5月,金犁策劃與保康楚翁泉、老河口光化特、棗陽光武聯袂組建湖北大漢光武酒業,我也進入大漢光武擔任市場部經理。一年多來,我親眼目睹大漢光武如何通過企業教練技術完成由“拼湊妥協”到“和而不同”的文化蛻變,也親眼目睹大漢光武如何通過企業教練技術實現由“各唱各調、各吹各號”到“令行禁止、步調一致”的團隊升級。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由助教、助教團長、再到教練、最后擔任總教練,成長為一名“教練型”企業中層骨干。
一、教練與團隊
大漢光武成立之初,員工來自保康、老河口、棗陽、襄陽、四川、深圳、武漢等地,不同企業文化、不同生活經歷,造成大家對許多問題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如何才能將這些來自四面八方員工的“心”凝聚起來,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已經發揮出來的能力——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潛能隱藏在水面以下,而教練技術就是幫助人們發現、開發潛能的系統方法,能夠幫助員工最大限度地激發潛能,激勵員工自愿、自發、自覺、自主地工作,讓一盤散沙似的烏合之眾,迅速成為一個有戰斗力的優秀團隊。
2010年5月,公司剛剛成立,大漢光武就在產品上市之前引進企業教練技術、分別在保康和老河口進行了兩場TCP培訓,我擔任助教,僅僅三天的培訓,我看到,這些樸實的員工,多年來布滿臉面的愁容消失了,含著淚水的雙眼迸發出渴望的亮光,對大漢光武美好的前景無比向往,深藏在員工心中多年的激情被點燃,現場伙伴們強烈的期盼與相信,深深地感染著我,當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團隊帶起來。
僅有激情遠遠不夠,優秀團隊的真正標志,是能夠持續地拿到成果,而教練技術就是打造員工擁有這種能力的有效方法。教練技術實踐階段通過設定日常生活工作中100天的主要目標,以及與之配套的周計劃與檢視、日計劃與檢視、小組會、首周、中周、尾周等形式,讓員工學會時刻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狀態和情緒,及時調整心態、認清目標,以最佳狀態去創造成果。
2010年9月,大漢光武成立剛剛100天,公司啟動了首期企業教練技術研修班,中高層營銷管理人員32人進入研修班,我通過選拔首次擔任教練。
大漢光武組建時間不長,很多員工都身兼數崗,不論節假日都是吃在路上、休息在車上。看到他們這么辛苦,作為教練,我有時不忍心盯得那么緊。
但是,學員的目標就是教練的目標,既然學員鎖定了100天的目標,教練的目標就是支持學員做到,不找任何理由地做到。想到這些,我下“狠心”嚴格檢視學員是否按計劃在執行,通過成果、體驗、學習,幫助學員區分信念上的誤區,厘清目標,遷善心態,拿出計劃,快速行動,拿到成果。
我小組學員宋會榮,當時是宜城片區副經理,帶領2個員工,每個月完成的銷量相當于進入大漢光武之前一年多的銷量,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白天除公關應酬外,還要去市場鋪貨、補貨,經常早上8點出發,晚上11點多回家,孩子在宜城一中上學,近在咫尺,卻很少有機會溝通交流。
面對壓力,宋會榮也曾產生退意。當時我想,宋會榮這么辛苦,還鼓足干勁沖在前面,現在遇到這種情況,作為教練我該如何支持她?記得在一次培訓會上,正值她孩子生日,不能到場,她通過電話對兒子講道:“孩子,你在學校學習,媽媽在這里學習,你不會落后,媽媽也決不會落后,咱倆比一比”——正是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和讓孩子擁有美好未來的愿景,支撐著她一路走來。當我把聽到這句話時的感受分享給她時,宋會榮說:“教練,我明白了,你不用再說了,就是遇到刀山火海,我也要沖過去”,正是激發出這種潛在的能量,宋會榮不論遇到什么困難,都能夠坦然應對、一笑而過,她帶領的團隊業績名列前茅,她本人也從宜城區域副經理升任經理,2011年初升任襄陽光武總經理助理,最近又升任副總經理,并且成為一位優秀的教練型領導人才。
時間過得飛快,100天很快就到了,看著學員從不敢溝通到主動溝通,從不知如何相互協調到工作有序進行,大漢光武的體制、構架、機制、流程在學習的同時也建立起來,生產經營也走上快車道,我和團隊共同成長,心里充滿了成就感。
二、教練與伙伴
不少白酒企業與經銷商之間是純粹的買賣關系,大漢光武的經營理念卻是與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因此,在成立之初,大漢光武就充分考慮到經銷商的利益,把部分優秀經銷商吸納成為襄陽大漢光武酒銷售有限公司的股東,并成立經銷商協會,定期組織開會長會議,將經銷商組織起來,參與公司經營決策,參加公司各項活動。
為了幫助伙伴跟上大漢光武成長步伐,2011年,公司先后組織三批經銷商學習企業教練技術,幫助經銷商打造自己的卓越團隊,而我自己也經過幾期帶組教練的鍛煉,有幸成為其中一期教練團的總教練。
這期研修班共有17個學員,其中有8個經銷商,與前幾期不同,這期教練團全部是大漢光武自己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如何處理好領導與教練之間的關系,是教練團面臨的一大難題。事實上正如預想,沖突非常大。一開始,員工區分不清領導與教練之間的關系,經銷商也區分不清客戶與公司之間的關系。面對壓力,拿不到成果時,總是把工作和業務上的種種矛盾歸罪于教練沒有為學員負責、沒有為學員做到,從而對教練團產生了抱怨甚至敵意。
面對學員們的種種反應,作為總教練,我也非常痛苦,如何讓這批學員掙脫深深束縛在身上的枷鎖,綻放自己,真正地去為自己做到,為自己負責,發揮影響力,感召團隊創造新生活?如何既能不影響正常的經營工作,又能支持學員快速成長?
對于這些,教練團內部爭論也非常大,通過激烈碰撞和坦誠直接的回應、區分,教練團堅定了一個方向,就是教練自己一定要做好學員的鏡子、指南針和催化劑,不斷通過教練電話、小組會等工具給學員照鏡子,幫助學員厘清目標、反應真相,堅定學員一定能做到的信念,支持學員不斷拿到成果。
教練技術的魔力總是潤物細無聲,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作為總教練,我和教練團的付出和嚴謹,學員們看在眼中、記在心中、落實在行動上,不知何時,學員們相互之間的眼神親切起來,計劃檢視認真起來,小組會效率提高起來……漸漸地,不管什么時候,不論出現什么困難,總有人站起來愿意為這個團隊負責,愿意去冒險,愿意去拿到成果,學員們也不再區分誰是員工、誰是經銷商、誰是教練,大家都是一家人,團隊的目標,就是自己的目標,不準任何人掉隊。團隊到南漳一中舉辦“成長心連心”公益活動,個個沖在前面,把自己的真心、真愛奉獻給南漳一中的老師、學生和家長們,在他們的心中架起一座互信、感恩的橋梁,讓他們感受到社會正面的力量——在這個復雜的社會環境中,仍有一幫甘心付出的人,在關愛社會,關心學子的成長。
因為沖撞,大家相互理解,因為目標,大家才有夢想,經過100天的打造,團隊全A畢業,每每想起這些,我內心深處都非常感動,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但這幫經銷商學員正在與大漢光武一道進步,他們一定會成為大漢光武最忠實的合作伙伴。我也深深感謝,大漢光武的教練團隊,他們在日常經營巨大壓力的背后,還承擔著支持伙伴成長的辛酸與責任,讓公司與經銷商成為“一家人”,同時,大家的包容和欣賞、激勵與挑戰,也讓我不斷成長,體驗痛并快樂著。
三、教練與自我成長
“關注人民生活、關愛消費者、關心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是大漢光武的品牌核心價值,成長中的大漢光武并沒有滿足于自己成長,而是積極支持襄陽和周邊企業健康發展。
一年多來,我和大漢光武很多員工做“義工”,無私無償地為其它企業做教練,支持兄弟企業打造卓越團隊。
2011年春,我成為一期企業教練技術研修班的教練,學員多為來自襄陽、宜昌、十堰等企業的董事長或高層管理人員,這些學員基本上素不相識,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如何把不同目標的人打造成一卓越團隊,既能實現個人目標又能實現團隊目標,對教練是一個很大挑戰。
教練不同于企業中的領導,毫無領導“權威”可言,全憑借“付出”來影響整個團隊,特別需要拉大自己的胸懷,最大限度地釋放自身的能量,需要站高一線去“感召”大家。
學員一開始通常很不“自覺”,有的不發日計劃,有的不參加小組會,有的不接受回應,有的不堅持自己定的百日目標,甚至有的連教練電話都不接……種種煩惱考驗我的耐心,挑戰我的能力,猶如過山車,有痛苦、有刺激、也有快樂和淚水,種種感受無法用言語表達!那100天,我挑戰學員,學員也挑戰我,我給學員照鏡子,學員們也給我照鏡子,我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必須不斷練就自我降服的能力,堅持做到每周的教練電話、小組會,檢視學員的日計劃與周計劃,同時,挑戰學員的可能性,做團隊的領袖,更大范圍的負責任。那100天,我不知多少次來往宜昌、十堰、保康、河口等地去參加小組會,去支持這幫寶貝。現在想來,是感恩和忘我,支撐我走完那段煉獄般的日子,我自己也鳳凰涅磐,上升到更高的生活境界,收獲到人生最大的財富。
一年多來,大漢光武不斷通過教練文化來樹立正氣,在公司內部營造公開、公正、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在公司外部營造“和而不同”競爭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大漢光武的視野和胸懷進一步拉大,大漢光武“做高尚企業公民”的品牌形象也在襄陽社會各界進一步鮮亮起來。
說實話,1998年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一直從事網絡技術工作,與機器打交道,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與酒打交道。因為大漢光武和教練技術,讓我不斷成長,從不愿當領導到勇于去領導,做團隊的領袖,也讓我從此扎根白酒行業。我相信,在未來2到3年,在大漢光武教練型領導人才中,一定會走出更多的分公司經理、大區經理和優秀的總經理,大漢光武一定會成為襄陽父老鄉親的驕傲!
網站版權:武漢中大方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鄂ICP備20110623號
地址: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巨龍大道186號海迪夢孵化園A601 郵編:430023 電話:027-87538409 傳真:027-85583483